【广州日报】给疑似新冠肺炎患者动手术,最难的是这件事
2月8日,一个电话打破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外科手术室的平静。
当天中午11点,该院感染科一例疑似新冠肺炎患者由于发生上消化道穿孔,急需进行手术。
患者十二指肠穿孔,体温37.8度,腹痛。胸片上显示是肺炎,疑似新冠肺炎,需行剖腹探查急诊手术。
层流手术间,如何切断疑似感染源?如何保证手术层流空气环境不受污染,避免医护人员职业暴露?
时间紧迫,已容不得半分拖延。护理部火速响应,手术室同步启动特殊感染手术配合应急预案,立即安排人员部署手术环境,指派5人对手术间暂时不用的物品进行清理移除。
因避免病毒扩散,净化系统不能开放,工作人员立即对把新风过滤网、手术间回风口、排风口等层流设施行封闭处理,以及内走廊、复苏室、外科洗手池,相邻手术间的门及不能移动的柜子也一并做了封闭处理……所有环境物品准备工作忙完已是晚上8点半,离送手术只剩下1小时。
对排风口进行封闭处理
对相邻手术室和存放柜子进行封闭处理
把患者接进手术室前,感染科护长抓紧最后不到10分钟的时间,再次对所有参与手术人员进行防护培训。
手术进行中
晚上9点30分,患者入手术室,手术一切都很顺利,并于晚上12点10分结束手术,患者顺利回到病房。
但摆在大家面前又是另一道难题,疑似污染区域该如何处理呢?由于手术的特殊性,3名护士担起了善后工作,从手术间地面、物表消毒,外围环境清洁消毒,垃圾处理等进行全方位清洁,直到完成的时候已是凌晨4点。
经过近8个小时的战斗后,护士们脱下厚重的防护服,里面全都湿透了。
在全民抗击疫情之时,医务人员所在的每一个岗位,参加的每一场手术,都会筑成拦截疫情的“关键防线”。
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何旭鹏 邱俊 彭福祥
报道链接:https://www.gzdaily.cn/amucsite/pad/index.html#/detail/1153314?site4
2020-02-10